可乐小说网 > 祭春 > 第17章 风波

第17章 风波

可乐小说网 www.klxsw.org,最快更新祭春 !

    明初在乾清宫的这几日一直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
    她主要负责永帝的饮食,煎药等入口事宜,避免有人再下毒谋害。

    下药的人也是个高手,不下毒药,下泻药,这东西无毒,银针检测不出来,又无色无味,很难甄别。

    泻药带进乾清宫的过程也是一番别出心裁的设计。那六名女子竟然都躲过了宫女太监的层层检查,将药藏在了指甲里,也是绝了!

    永帝虽然节制有度,克己复礼了四十多年,但奈何年纪大了反而抵挡不了诱惑,晚节不保。不过能及时醒悟,也是一名英雄。

    他纵欲过度又服了泻药,身体损耗过度。不过好在他基础好,身子骨还算健壮,脑子也清醒,能及时回头,好好调理,总能恢复。

    丽嫔这几日除了吃饭睡觉,都呆在佛堂,希望能传到陛下耳里,好宽恕她的罪责。

    直到陛下病重她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搞了!皇帝大寿,她正愁送什么贺礼,就有人建议她进献美人,还帮她从宫外物色了这六个绝色美女。

    本来以为能因此获得陛下的宠幸与信任,结果谁能料想这六个美人竟然成为了陛下病重的罪魁祸首。

    丽嫔在乾清宫外脱簪请罪了几日,见陛下不理她,才学着贤妃每日去佛堂祷告。

    而贤妃在这个当口居然怀孕了,永帝多年无子,居然老年得子?

    虽然很多人表示怀疑,但贤妃在皇帝大寿前确实很得宠。如今陛下在乾清宫闭关,根本没功夫管外面的事,自然有人想办法趁机暗害贤妃母子。

    永帝召见明初除了想考察一下他精心培养的异域之人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让明初置身事外,躲过宫内的这场风波。

    明初刚到乾清宫时,永帝为了吓唬她,就把那六名严刑拷打的女子叫了过来。虽然他没有审问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,但想到那六名美人还有这种妙用,也足以让他兴奋。

    可怜的明初,从进乾清宫开始,就一直提心吊胆,虽然和永帝朝夕相处的几日感觉他还是很慈祥温和的,但谁知道这种心黑的帝王会不会翻脸不认人呢!

    永帝虽然不出乾清宫,但他已然谋划好了一切。当他沉默时,必定有人会遭殃。

    后宫突然传起了贤妃假孕的消息。

    三人成虎,这事越说越像是真的。

    嫉妒贤妃的娘娘们都在想办法证实这个传言的真伪。

    五皇子的生母庄嫔保持着她一贯默默无闻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的作风,不闻不问。

    丽嫔每天都在祈祷陛下千万不要迁怒于她,也不知道她祈祷的是陛下龙体安康还是早日驾崩,尽快了了此事。她每天自己都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游走,自是没空管贤妃怀孕的事。

    七皇子的生母淑妃却提起了兴趣。她觉得自己相貌,家世都不比贤妃差,可偏偏陛下最宠幸他们母子,所以内心一直愤愤不平。

    可是贤妃做事向来严谨,找不出错,她可算逮着个机会,怎么能错过。

    为了弄清真相她收买了太医院的太医和储秀宫的宫女。得到一个结论:没有人见到贤妃娘娘怀孕,都只是听太医所说。

    而且给贤妃诊脉的太医是一名刚入太医院的实习太医。有身份有地位的太医近来都集中在乾清宫给陛下看病,所以那名新入职的太医自然就负责贤妃的身体。

    淑妃让人调查了那名太医的背景,发现他居然是一名来自孤峻山的孤儿。

    永帝废太子时虽然暴露了孤峻山,但大部分人只知道孤峻山是杨怀的,陛下还一直关注着杨怀致仕后的举动。贤妃和六殿下还曾住过孤峻山。

    如果淑妃足够聪明,就可以想到陛下前几日刚将杨怀的徒弟,明初,安排到了乾清宫,这个新来的太医也是杨怀的徒弟,让贤妃有孕是皇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皇帝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
    其实永帝这么做是为了找出害他的人,再让所有想争皇位的人相互争斗。

    虽然他躲在乾清宫足不出户,但他一直观察着后宫和朝堂的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他思索过很久是谁想害他。他觉得不会是丽嫔,她不聪明,这种办法不会是她能想出来的。他命人观察后宫众人的举动,从她不安惶恐的行为来看她虽然是始作俑者,但未必是主谋。

    他觉得如果他死了,最大的受益者是老四,但是此事涉及宫闱。老四的母妃修行后,除了自己召见,他没有入过宫,他要是想插上一脚,很难。

    他此时能信任的人极少,但他清楚最不希望自己死的人是贤妃和老六。

    而且自他关闭乾清宫,老六每日晨昏定省,贤妃每日在佛堂诵经祈福,单凭这点就让他很感动。

    他为了找出陷害他的人,一定要让后宫大乱,让那些狼子野心的人浮出水面。

    为了让后宫朝堂大乱,他必须煽风点火,添油加醋。

    可惜淑妃想不到那么多,她觉得贤妃是和那名实习太医串通一气,故意在此时谎称自己怀孕,连后宫中的事务都不处理,以保护龙子为由将储秀宫封锁。

    贤妃不管六宫,淑妃成了品级最高的妃子,在宫中趾高气昂,颐指气使。

    淑妃重金收买了那名实习太医,得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:贤妃让他谎称有喜,说出了事她担着,他什么都不用做,不管谁问起,一口咬定贤妃娘娘有喜。

    淑妃眼里放光,她终于抓到了贤妃的把柄。可是她为什么要那么做?陛下病重,她此时有喜又能有什么好处?

    这时又有消息传出,众大臣跪在乾清宫门外,逼皇上立太子。至于谁是太子,众说纷纭。

    淑妃寻思着该如何站队,她当然最希望自己的儿子是太子,但以现在的形式,如果陛下愿意将贤妃立为皇后,太子自然就是六皇子的,如果陛下不愿意立后,嫡庶尊卑,长幼有序,自然四皇子就成了皇位继承人。

    难道贤妃此时假怀孕,想让陛下立她为皇后?

    淑妃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,她既不希望四皇子被立为太子,也不希望贤妃被立为皇后。

    为什么她不能被立为皇后?既然自己的条件不比贤妃差,在此特殊时期,她也要努力一把,让陛下立她为皇后!

    朝堂后宫都要努力,一瞬间整个皇宫乱成了一团。朝臣分成了三派,四皇子,六皇子,七皇子。

    大臣们的奏章递到了乾清宫,人跪在了外面,永帝冷冷地望着那些奏章看都不打算看,不看也知道上面写了啥,不过他倒是很有兴趣的想知道哪个大臣是哪个派系的,于是小太监们就干起了分门别类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