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乐小说网 > 祭春 > 第43章 舆论

第43章 舆论

可乐小说网 www.klxsw.org,最快更新祭春 !

    周承玄的话弄得明初双颊潮红,浑身酥麻,她呼吸渐重,不知道是被压的还是害羞的,笑语盈盈,打趣道:

    “那我争取以后做一名悍妇,殿下要是敢负我,我就让殿下去势!”

    周承玄特别想扇明初一巴掌,觉得这丫头的嘴怎么那么讨厌,那么欠揍,他知道明初是在开玩笑,惩罚性的狠狠的吻上了她那讨厌的唇……

    翌日,景阳宫的门开了,走进来的不是送饭的太监,而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妇人。

    “老奴给六殿下请安。”那妇人福了福身子,那人是从前太后宫中的掌事宫女,芳莉,因为极得皇上信任,尽管年事有些高,还留在宫中。

    六皇子赶紧说道:“嬷嬷快请起,您是皇祖母的人,我可担不起。”

    芳莉起身后淡淡说道:“殿下,陛下有旨,您可以出去了。”

    芳莉拍了拍手,掌声响起,进来十名宫女,明初和周承玄互相茫然地对视一眼,搞不清状况。

    芳莉微微一笑,温和地说道:“殿下,陛下正为您择选王妃,陛下也有意封明初姑娘为孺人。

    只是要等王妃入门后,宗人府的玉牒才正式下达。

    现在明初姑娘要待字闺中,学习规矩,不得出门,更不能见外男。所以殿下出去了,就进不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赶紧收拾东西出去吧!落下什么,您再派宫女过来取就好。”芳莉催促道。

    周承玄想着明初马上要嫁给自己,有些害羞,有些激动,匆匆胡乱收拾了一下,又看了眼有些迷茫怅然的明初,依依不舍地离开了。

    自此明初就在景阳宫内过上了漫长而痛苦的待嫁生活。

    她想起了古代那些十多岁就被送去绣楼中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等着出阁婚嫁的女子,不由感慨:自由不易!

    明初每日就是学习规矩,女红,还要背诵《女诫》。

    永帝希望明初嫁人后能以夫为纲,成为一个三从四德的女人。所以他用封建礼教将明初牢牢束缚。

    明初算是彻底体会了吃人的礼教,饱受了封建思想的荼毒,只能默默怀念那个男女平等,自由民主的世界。

    周承玄出来后,永帝没有召见他,孙贵妃帮他忙着选妃,宫外的工匠们正在修葺着淮王府,只等他大婚之日,正式开府。

    选妃的流程很是繁琐,大臣家的适龄女子写成文书呈报,筛选能进入笔试的女子,笔试再刷掉一大批后,由孙贵妃亲自面试。

    层层筛选,最终孙贵妃确定几个中意之人,再由永帝定夺六王妃的人选。

    最终永帝决定封中书令沈之铭的女儿沈袖为六王妃,九门提督史强的女儿史芯蕊为侧王妃。

    在准备选妃的这段时间,宫外也并不消停。《战事表》不知何时传到了宫外,有人偷偷刊印,分发。

    写着《战事表》的宣纸满天飞舞,京中百姓几乎人手一张。

    有不少书生给那些不识字的邻里乡亲讲解《战事表》所传达的思想,口口相传,众人皆对皇帝陛下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舆论的力量果然不可小觑,学生罢课,上街游行,要求朝廷停止北伐。

    六皇子周承玄因为《战事表》声名大噪,成为众多爱好和平,悲悯贫苦的士子们心中的偶像。

    也成为了京都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。

    明初作为第一作者,却没有资格在《战事表》上署名。

    想必是传播刊印之人知道六皇子的影响力比一个宫女要强很多,所以故意隐去了明初的名字。

    永帝本以为自己算无遗漏,将两个闹事的小孩关个禁闭,再送一剂春药就老实了。

    未曾想北伐万事已毕,却不知道何人从御书房偷去了《战事表》,还在群众中传播。

    永帝迫于舆论的压力,为了暂时压制众怒,不得已宣布北伐取消。

    明初还在景阳宫学规矩,不知道北伐因为自己的一篇文章而取消了。

    等她出来时听说了这个消息,她乐了,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,什么贞操,节操,不重要!

    御书房内,永帝看着林飞荀从大街小巷搜刮来的《战事表》,怒声问道:“查出来了吗?是什么人干的?”

    林飞荀躬身抱拳道:“回陛下,千结司搜来的消息,是民间一个叫‘凌天会’的组织刊印宣传的。”

    永帝抬起了头,眯了眯眼,撇了撇嘴,问道:“凌天会,是做什么的?”

    林飞荀坚挺的脊背又弯了弯,拱手道:“陛下恕罪,末将最近才听说有这么一个组织,千结司那里也没有查出凌天会的底细。

    可能是刚成立不久,不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永帝思绪万千,再一想又觉得自己多虑了,一个民间小组织,不足挂齿,又吩咐林飞荀道:

    “你通知千结司,密切监视凌天会的一举一动,再有消息,即使上报。”

    林飞荀领命后离去。

    王喜才从后方的偏殿走了过来,靠近永帝低声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,奴才已经查出来了,是御书房的小顺子将《战事表》泄露出去的,奴才严刑拷打问他受何人指使,小顺子咬舌自尽了。”

    永帝恼怒道: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,你不如也自尽吧。”

    王喜才忙跪下,谄媚地陪笑道:“陛下您让奴才死,奴才不敢不死,只是放不下您。”

    永帝把那一沓《战事表》砸向了王喜才,冷声道:“全都烧了,朕看着就心烦。”

    “得嘞,奴才遵旨。”王喜才见皇帝没有迁怒自己,忙喜不自胜地一路匍匐,一张张捡起散落一地的宣纸。

    淮王府已经建好,六王妃,六王侧妃,孺人都已选定,选定了良辰吉日只等婚礼正式举行。

    皇子大婚建府,贺礼赏赐堆积如山,王府张灯结彩,门庭若市。

    大婚过了两个星期,景阳宫的大门才打开,明初天未亮就起床梳洗打扮,闺女熬成媳妇,她终于不用再守在闺房学各种三从四德了!

    玉牒已经下达,今天明初就要正式嫁入淮王府了。

    只可惜身为小妾,没有凤冠霞帔,没有十里红妆,连婚礼,婚纱都不配有。

    依规矩,明初要先去宗正寺祭拜祖庙,再入王府拜见六皇子和六王妃,再拜见侧王妃,明日还要入宫拜见贵妃。

    跪了不知道多少次,磕了不知道多少个头,终于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昔日主子,以后的夫君——周承玄,以及以后的主母,六王妃——沈袖。